關于專用車的保養,這是每一位有車一族都不會忘記的,不過專用車保養的方式有很多種,你保養對了嗎?今天玩車之家就為大家普及一下專用車保養得六大誤區,看看你是否踩中這些地雷了。
誤區一:保養不是越勤越好
比如規定是8000公里保養自己卻6000公里時就把車開到4S店;或沒到保養時間就到4S店保養,結果是多花錢。實際上,車輛保養不是越勤越好,廠家規定的里程 數是基于對車身性能的充分了解,進而才設置的最佳時間。
誤區二:保修期長 使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很多車主認為,專用車廠家延長保修期,自己用車的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但事實上,保修就像保險,只有當車出現問題時,自己才能得到這一政策所帶來的實惠。當然,動力總成的維修費用是非常昂貴的,通常,一輛車的動力總成系統的費用要占到整車費用的35%-40%。因此,動力總成系統一旦需要更換,對消費者而言將是巨大的花費。保修期的延長,無疑避免了消費者自己承擔這樣巨額開銷的風險。
其實,延長保修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車主養成良好的定期、定程養護習慣,通過引導車主在4S店進行專業養護,將車況保持得更好,等到車主換車時,會發現其殘車價值的提高,遠勝過養護時的花費,其實這才是真正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
誤區三:發動機的聲音與其它車有輕微的差異 動力系統出問題了?
動力總成系統有問題的初期表現為噪音大、油耗增加、車身震動,而且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每個車都是不同的個體,而不同的個體之間,聲音的細微差異是很正常的;尤其和其他(拷問)廠家車型相比聲音的有差異可能比較明顯,如果只是此類聲音的細微差異,但這個問題沒有明顯的隨時間加劇的話,并不意味著一定有問題。
另一方面,國內大多專用車廠家體系嚴格,故障率都是以PPM計算,以百萬為基數。意思就是,每一百萬輛車里,動力總成系統出現問題的幾率不會超過幾個,幾率非常低。像北京現代推出類似的售后維修政策,也表現了對自己產品的充分自信信任。
誤區四:4S店保養 店大欺客,小店方便又實惠?
以一個機濾為例,在4S店買可能要貴幾塊錢,但它能保證正常使用8000甚至10000公里以上,而在路邊小店買的機濾壽命很可能跑不到3000-4000公里,而廠家原裝機油對于車身整體的協調性而言的好處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省幾塊錢小錢、圖一時的方便,很可能是犧牲日后的使用性能為代價,這只會帶來更多麻煩和不便。
有些車主擔心自己的車明明是個小問題卻會被4S店描繪得很嚴重,在勸說下更換配件,花些不必要的錢,但其實,在主流專用車廠家中,這樣的現象基本不可能存在,因為對經銷商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并且,換個角度來想,4S店做的是長期生意,不像街邊小店是一錘子買賣,不可能犧牲長期利益和口碑,做這樣短期的投機行為,大家希望的是“客人滿意-形成口碑-4S店能夠持續經營”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
誤區五:消耗品 后媽的孩子沒人管?
通常來說,目前大部分廠家對消耗品都不保修。其實這類配件如果真有質量問題,一般在2000-3000公里時肯定暴露,如果用到5000公里還沒出問題理論上就不會出問題了,除非使用方法不當。因此,廠家給予3個月或5000公里的保修實際上是為消費者買了一份保險,免除了車主的后顧之憂。
誤區六:過了保修期就不用再去4S店了?
行駛兩年左右的車輛,是這臺車車況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車身各個部件的狀態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如何使這個狀態延續下去?靠的是4S店的專業養護:長時間定程定時保養,使用原廠機油和配件,自然會延長愛車的使用年限。而北京現代將保修期從2年6萬公里延長到5年10萬公里,也是希望引導車主能夠養成科學的用車觀念,使得車主能夠在更長的時間內有一個好的駕駛感受。